恋爱必看书籍 王星,王珊《幸福的出路:亲密关系的幻想、真相与抉择》PDF电子版可下载

上期我们说到了“恋爱必看书籍之《那些爱情,从未老去》PDF电子版可下载”,本期我们说说恋爱必看书籍 王星,王珊《幸福的出路:亲密关系的幻想、真相与抉择》PDF电子版可下载。

恋爱必看书籍 王星,王珊《幸福的出路:亲密关系的幻想、真相与抉择》PDF电子版可下载

  思考方式引领者《三联生活周刊》主笔团队新作撷取哲学、艺术、社会学、心理学知识精华,解答关于人生、爱情、婚姻的困惑内配精美彩色油画及个性黑白插图 精选20余篇佳作集中呈现中国积极心理学发起人 彭凯平 知名沟通导师 席 越 倾情推荐李松蔚 陈一筠 赵 芳 翟学伟 等婚姻与家庭问题研究专家 真诚分享从第 一次亲吻到第 一次争吵,从两情相悦到移情别恋,从亲密无间到无话可说,这是很多人经历的亲密关系的变化之路。从想象中甜蜜的爱情到现实生活中的婚姻,在作者笔下得以还原。作者以爱情与婚姻的纠缠为发端,探讨爱情与婚姻的本质,并辅以哲学与社会学层面的思考,讲述现代人建立与维护亲密关系的鲜活故事。

  从寻找爱情、憧憬围城到“城”中困顿,到接受婚姻的不完 美,作者们试图对这一完整历程做冷静且睿智的剖析,通过丰满、深沉的思辨,结合具象而真实的人物角色铺陈开来,直到让人们逐渐认识到,亲密关系的真相,是一份激情热忱,更是一种需要学习的技能。在打破幻想、看清亲密关系的真相后,做出爱情与婚姻里的抉择,为幸福找到出路。

  这是一部融合观念探讨与真实故事,揭示爱情与婚姻规则的哲学、心理学、社会学作品,使得徘徊于爱情与婚姻历程中各种两难境地的我们,重新燃起对爱情与婚姻的热情,并且明白:经营好一段亲密关系,需要一生的学习,我们该做的是打破幻想,更务实、更健康、非本能地去爱。

  基本信息

  商品名称:幸福的出路:亲密关系的幻想、真相与抉择开本:32开作者:王星 王珊定价:68.00

  ISBN号:9787521733402出版时间:2021-09-30出版社:中信出版社印刷时间:2021-09-07

  版次:1印次:1

  文丛总序 / 李鸿谷_ III

  序 那些花儿的爱情童话 _ VII

  前言 天上的爱情 人间的婚姻 _ XIII

  上 篇 爱情婚姻纠缠史

  你们可知道什么是爱情 _ 003

  与爱无关的爱之天使 _ 007

  姻与礼 _ 017

  父权监管下的婚姻 _ 023

  日耳曼式情婚 _ 040

  物权爱情 _ 051

  天上的爱与人间的爱 _ 063

  骑士的爱和国王的婚姻 _ 081

  成为费加罗的唐璜们 _ 098

  中 篇 你的爱情是什么故事?

  重塑爱情:想要“在一起”,真不容易 _ 115

  你的爱情是什么故事? _ 120

  匹配爱情:条件、感受、关系规范 _ 131

  爱情不说话 _ 143

  一个苹果 _ 162

  历尽沧桑,天真依旧 _ 169

  附录:爱情故事测试 _ 179

  下 篇 婚姻是日用品,不是装饰品

  理想婚姻存在吗? _ 191

  理想婚姻:幻想、真相与追求 _ 194

  背叛与渴望—存在主义式出轨 _ 220

  出轨后,一段关系的反思与重生 _ 232

  从疏离到走近 _ 248

  离婚:出走的勇气与痛 _ 258

  好的婚姻是奢侈品 _ 278

  附录:西方婚姻变革 _ 291

  理想婚姻:幻想、真相与追求

  作为一种长久的许下承诺的关系,婚姻的难,可能就在于你们会逐渐认清彼此的全部真相:真正的你们也许并不怎么迷人。你们都会在某些时刻软弱、自私、愚蠢……人性的全部都涌到你们面前,让人喘不过气来。但很可能,婚姻的意义和魅力也就在此:当一个人在看清你的全部之后,依然愿意和你在一起。

  婚姻升级的代价

  1987年,在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工作的陈一筠启程前往美国洛杉矶加州大学社会学系学习。这次出国,陈一筠是奔着全新的领域去的。老师费孝通建议她进入婚姻家庭的研究。“他讲道,家庭是一个全人类共同的组织,无论全球化也好,中国的改革开放现代化也好,任何一种浪潮之下,社会的基础都是家庭。”

  当时,在社科院的课题里,婚姻家庭问题算不上什么有关国计民生的大事。全国范围内也很少有相关研究,只有妇联、工会等一些机构在进行实用性的宣传。可是在加州大学,陈一筠接触到了大量的研究报告。20 世纪80 年代,美国社会学界正在进行一场反思。“二战”结束以来,美国女性的广泛就业、社会经济自主地位的获得,扩大了女性在婚姻家庭选择上的发言权。在女权运动的影响下,许多人对担任传统家庭主妇和母亲的热情日益减少。60 年代晚期,性解放在年轻一代中赢得了广泛支持,也对传统的两性道德、婚姻家庭观产生了巨大的冲击。晚婚、不婚成为潮流的同时,显著的变化是家庭的解体:20 世纪二三十年代,美国离婚率与结婚率的年平均比值为1∶6 左右,到70 年代飙升至1∶3, 80 年代以后曾一度飙升至2∶1。

  “我们改革开放时的情况和美国的六七十年代非常相似。”陈一筠意识到,一场革命正在中国酝酿和发生。就像烧一壶开水, 温度已经很高,只是水还没能沸腾起来掀开壶盖,人们未能看到罢了。

  过去30 年发生的事实证明了陈一筠的预测。根据国际通行的统计办法,离婚率为一定时期内(一般为年度)某地区离婚数与总人口之比,通常用千分率表示。国家民政局的数字显示,2017 年,中国的离婚率为3.2‰,与其他国家相比,俄罗斯的离婚率约为4.5‰,美国约为3.6‰,德国约为2.19‰,英国约为2.05‰。更直观的数字是,1979 年,中国有大约12 万对夫妻离婚,1990 年为80 万对,2000 年为121 万对。2019 年,全国婚姻登记机关共办理结婚登记947.1 万对,离婚登记415.4 万对。

  20 世纪80 年代末,为了进行研究,陈一筠开了一个工作室, 开始接待婚姻咨询,“想看看人们到底在婚姻中遇到了什么新问题”。有一个男人给她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的讲述很典型。他说他老婆长得不错,家务也做得好,过不下去了就是因为一点:‘内存不够,版本太低。’两个人话不投机半句多,看个电视剧都能吵架,完全没法沟通。”

  陈一筠把1980 年视作中国婚姻现代化的分界点。新中国成立之后的头30 年,婚姻呈现出超稳定的状态。因为离婚太少见,在民政局甚至查不到那段时期的完整离婚数据。但这并不意味着那个时代的婚姻格外美满幸福,只是因为婚姻被诸多外在纽带牢固地维系着。

  传统婚姻的要义不是亲密关系,而是“经济合作社”和“生育共同体”。兜里没钱意味着必须找个人生活在一起。陈一筠记得,20 世纪60 年代,她和丈夫大学毕业的时候,两个人108 元的月工资,要养活上有老下有小的家庭,还有弟弟妹妹需要资助。家里用钱统一规划,由婆婆管家过日子。她每个月给陈一筠2 毛钱零用,给儿子5 毛钱零用。“如果丈夫吵了架负气出走,根本不用去找他,就算硬着头皮他也要回来,口袋里就几毛钱,不回家能干吗,婚姻非常安全。”

  20 世纪五六十年代,政府鼓励“英雄母亲”,中国经历了一个生育的高峰,婚姻的血缘纽带格外牢固。陈一筠观察自己的父母, 他们是包办婚姻,既无浪漫也无自由。陈一筠从小听他们吵吵闹闹,但是从没有听说过“离婚”两个字。“如果离婚,一个人分3 个孩子,怎么生活呢?那么多的夫妻就是这么过来的:为了孩子, 摒弃前嫌,把婚姻忍耐到底。”

  建立在经济和生育的必需之上,离婚也不被社会文化接纳。陈一筠30 岁才结婚,在那个时代是罕见的晚婚,她总遭遇这样的追问:“什么时候解决终身大事?”“那时候国外的情况都不知道, 国内垂直传递的信息就是从一而终,白头偕老。不管女人、男人, 都是嫁鸡随鸡、嫁狗随狗。”稳固婚姻的还有特殊国情。在政治运动的浪潮下,婚姻被赋予了政治意义。“‘红五类’找‘红五类’、‘黑五类’嫁‘黑五类’,一旦结婚就是同志加兄妹,不能离的。如果感情不和要离婚,党委要找你谈话,组织上要找你帮助,法院要找你上学习班—学习怎样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一个人在外拈花惹草,除了背负道德指责,还会被揪出来接受残酷斗争、无情打击。”

  经济合作社、生育共同体,无形的社会观念和政治运动,在那个年代,婚姻平安无事,对绝大多数人来说是容易做到的。

  1980 年以后,一切束缚都在放开。人们兜里有了钱,加上社会福利制度的完善,一个人也能养家、养老。计划生育制度使得绝大多数家庭只有一个孩子。及至今日,不少年轻人已经不把生育作为人生的必选项。即使想要孩子,婚姻也不再成为必经途径。心理咨询师宫学萍的一位女性朋友和一位男性朋友都不想结婚, 但都想要孩子,于是两个人合计一起结婚走个过场,给孩子一个身份。女方怀孕后,他们去派出所打听如何办结婚手续,方知非婚生子女也可以有婚生子女的权利。两人一拍即合,乐得把结婚这步省略了。

  国家的行政力量也在婚姻生活中撤退。耶鲁大学社会学教授戴慧思(Deborah S. Davis)认为,20 世纪80 年代以后,中国将婚姻“转向”自愿的契约,“转离”了对性关系的严密监控,也“转离”了对家庭共有财产的保护。她把这种变化称作“婚姻的私人化”。这个转变鲜明地体现在离婚问题的法律变迁上。

  1950 年的部《婚姻法》虽然规定离婚自由,但遵循无过错离婚原则。在离婚官司的审判中,如果当事人不能够提出符合无产阶级伦理道德的政治化离婚理由,就很难被法院批准离婚。比如离婚诉讼若是因为一方另有新欢,则被视为过错,会一概判决不准离婚。华裔小说家哈金有一部屡获大奖的长篇小说《等待》,主题就是20 世纪六七十年代的“离婚”。主人公军医孔林在家长的撮合下和村里的刘淑玉结婚,但他对妻子没有任何感情, 两人常年分居两地。在部队医院里,孔林和护士吴曼娜自由恋爱了。于是,他每年回家都和妻子协商离婚。妻子刘淑玉每次都爽快同意,可到了法院却屡屡反悔。孔林和吴曼娜则死死地守着两人的秘密。按照部队规定,孔林在夫妻分居18 年的情况下,可以不经过妻子刘淑玉的同意离婚。于是,孔林和吴曼娜只好等了18 年。他们终于结为夫妇的时候,漫长酸楚的岁月已经将他们的感情消磨殆尽。

  1980 年,第二部《婚姻法》发生了重大转变。这部《婚姻法》在第25 条首次将“夫妻感情确已破裂”作为判决离婚的法定标准。离婚开始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个人自由选择行为。

  离婚的程序也在简化。2003 年8 月,国务院颁布了《婚姻登记条例》,规定自愿离婚的当事人双方不再需要持本人所在单位出具的介绍信,也不需要经历“1 个月”的审查期,只要双方同意, 在民政局可以当场办理离婚登记。

  2020 年5 月28 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规定自婚姻登记机关收到离婚登记申请之日起30 日内,任何一方不愿意离婚的,可以向婚姻登记机关撤回离婚登记申请。“离婚冷静期”在公众舆论中激起轩然大波,很多人认为这限制了离婚的自由。但事实上,即使有了“离婚冷静期”,中国还是世界上离婚容易、便宜的地方之一。

  当经济、生育等婚姻的传统功能逐渐弱化和消逝,当外部制度为婚姻松绑,让它回归到私人情感的领域,我们今天的婚姻才开始以亲密关系的面目呈现出来。“婚姻的功能发生了本质上的变化,现代婚姻首先是心理文化和性的共同体,所以我们今天才会更多地讨论这样的问题:你不爱我了,我们无法沟通,你背叛了我。”陈一筠说,“当人们在婚姻中追求心灵沟通、文化匹配、性生活和谐的时候,婚姻变得更高级、更文明、更进步,但同时, 婚姻存续的门槛和要求其实比从前高得多了。”

  “理想伴侣”的幻觉与真相

  我们对婚姻的主要需求投向了亲密关系。这个转变的发生实际要求婚姻里的两个人对自我、对对方、对彼此之间的心理和情感互动都有更敏感和深刻的体察。这恰恰不是中国传统婚婚姻,对我们到底意味着什么?为爱结婚就一 定会幸福吗?婚姻到底是爱情的殿堂还是坟墓?当婚姻生病,爱还能挽救吗?婚姻里的我们,为什么越来越不愿将就?

  我们的婚姻观念正面临一场革命。当经济、生育等婚姻的传统功能逐渐弱化,当外部制度为婚姻松绑,婚姻才能更好地以两性亲密关系的面目呈现出来,好的婚姻会变得更好。当爱情成为婚姻的主角,我们也希望通过婚姻找到更好的自己,这对婚姻的质量无疑就有了更高的要求。近几年,《三联生活周刊》围绕“爱情与婚姻,亲密关系管理”这个主题做了一系列深度文章,本书收录了这些文章,列为《三联生活周刊》文丛“新家庭”系列的一部。

  本书致力于探讨现代人对亲密关系的寻找、经营与重建,从对恋爱、婚姻的盲目幻想到理解真相,再到做出抉择,展现了现代人在亲密关系管理方面的困惑与转变。全书分为三部分,部分讲述婚姻制度的形成演变中婚姻与爱情的纠缠关系,探讨二者融合、分离到再度融合的和过程;后两部分主要通过真实人物案例,讲述现代人在寻找爱情、经营婚姻过程中的迷茫、清醒、勇气、追求与抉择,每篇文章侧重一个角度,如关系匹配、婚姻沟通、婚姻病变、婚姻理疗等不同视角,借助真实故事分享与婚姻专家诊断,致力于为困在爱情婚姻亲密关系的年轻人的找到幸福的出路。

  ……

  现任三联《爱乐》杂志编辑,曾任三联《新知》杂志主编、《三联生活周刊》资深主笔,主 14栏目编辑兼作者,参与并主持采访撰写过包括“葡萄酒风土人情”在内的多次《三联生活周刊》葡萄酒特刊。出版著作有《绘画的故事》(译),《格瓦拉丛林日记》(译),《留下来的人》(随笔),《时间的女儿》(译),《七部名著游伦敦》(游记),《伦敦AB面》(游记),《荆非昔笔》(小说),《满天星斗——苏秉琦论远古中国》(合编)。多篇文章入选三联书店编选的数本“生活圆桌”选集。;.;《三联生活周刊》社会部主笔,主要从事社会热点和社会事件的报道,尤其擅长人物故事采访报道。

高清电子书下载请关注公众号,并回复 “读书人要吃饭”
高清电子书下载请关注公众号,并回复 “读书人要吃饭”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我的生活分享 » 恋爱必看书籍 王星,王珊《幸福的出路:亲密关系的幻想、真相与抉择》PDF电子版可下载

赞 (0) 打赏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