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账户开放:战略、时机与路线图》 陈元 钱颖一PDF高清完整电子版百度云可下载

上期我们说到了“《保险资金股权投资问题研究》 陈文辉PDF高清完整电子版百度云可下载”,本期我们说说《资本账户开放:战略、时机与路线图》 陈元 钱颖一PDF高清完整电子版百度云可下载。

《资本账户开放:战略、时机与路线图》 陈元 钱颖一PDF高清完整电子版百度云可下载

  内容简介:

  过去20年里,我国一直在以渐进的方式推动人民币可兑换进程。1996年实现经常项目可兑换以后,如何实现资本项目可兑换成为业界关注和研究的重要课题,尤其是2012年以来,我国政界、学术界、金融业界围绕资本账户开放问题进行了两轮激烈的辩论。

  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CF40)作为国内领先的独立智库和重要的对话平台,全称参与、组织和见证了这场历时两年的辩论。我们将相关论文、评论和圆桌讨论内容集结成这本文集,试图将讨论不断深入和走向共识的过程呈现给读者。希望本书能有助于读者理解资本账户开放的实质和意义,了解如何制定相关战略、把握时机、制定路线图。

高清电子书代找请联系微信:yefei147852
高清电子书代找请联系微信:yefei147852

《金融心理学》 在线阅读 PDF高清完整电子版可下载

  权威推荐

  很高兴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将这些讨论收集成册出版,我们的重大改革应该都有这样理性和深入的讨论,这本书的出版,可以作为一个范例。

  ——世界银行前副行长、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教授 林毅夫这本文集的主要意义在于“立此存照”。在未来若干年后,新一代经济学家将会对这场辩论作出判决。当然,也不能排除,在未来的更长一段时间后,更新一代经济学家会对他们前辈的判决作出新的判决。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研究员 余永定资本项目开放是我国现阶段金融改革的重要内容,但也有不少争议。本书既深入阐明了研究人员对资本项目开放的重大意义的认识,又全面反映了各种意见、建议,无论对理论研究,还是对改革实践,都有较高价值,是迄今第一部这样的著作。

  ——中国人民银行调查统计司司长 盛松成

  本书目录

  第一波争论

  第一篇 资本账户开放的条件是否成熟

  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的前景和路径

  周小川

  我国加快资本账户开放的条件基本成熟

  中国人民银行调查统计司课题组

  为什么要实现资本项目可兑换

  谢

  平

  我国资本账户开放的紧迫性

  彭文生

  当前是推动资本项目可兑换的有利时机

  邢毓静

  把握资本项目改革的逻辑与时机

  黄益平

  如何应对资本项目可兑换面临的挑战

  管

  涛

  我为什么不支持资本账户完全开放

  林毅夫

  推进资本项目开放需维持适度监管

  余永定

  资本项目开放是奢望

  张

  斌

  圆桌讨论:中国开放资本账户的含义、必要性与风险第二篇 金融改革是否有先后顺序

  协调推进利率、汇率改革和资本账户开放

  中国人民银行调查统计司课题组

  我国需要协调推进金融改革开放

  盛松成

  资本项目可兑换与相关改革应渐进并举

  李

  波

  坚持改革与开放双轮驱动:稳步开放中国资本账户管

  涛

  在人民币国际化框架下协同推进四大改革

  沈建光

  中国金融改革次序错位的风险

  魏尚进

  金融开放的次序问题很重要

  张

  斌

  利率、汇率市场化应走在资本项目开放之前

  黄益平

  资本账户开放之前应大力推进国内金融改革

  汪

  涛、张

  宁

  圆桌讨论:利率、汇率改革与资本账户开放的顺序第二波争论

  第三篇 资本账户开放是否应该“加快”

  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应“百尺竿头”

  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研究部

  新形势下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进程

  黄海洲、周诚君

  破解资本账户开放迷思

  伍戈、温军伟

  如何为加快资本项目的开放达成共识?

  何东

  加快开放资本账户是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必然

  张春

  十二五期间应实现资本项目基本可兑换

  丁志杰

  从大禹治水说到资本项目可兑换

  马昀、田拓

  加快资本和金融账户开放:战略上应审慎

  连平

  加快资本账户开放的八大迷思

  张明

  对“加快”资本账户开放的冷思考

  丁宁宁

  圆桌讨论:是否加快资本账户开放?

  第四篇 是否应设定开放的路线图与时间表

  资本账户开放不应设定具体的时间表

  余永定、张明、张斌

  合理设定资本账户开放路径

  中国人民银行调查统计司课题组

  从国际收支角度看中国资本账户开放路径

  金中夏

  综合配套推进资本账户开放

  郭建伟

  资本项目开放的路线图与人民币跨境流动

  马骏、刘立男

  资本账户开放对跨境资本双向流动的影响

  何东

  资本账户开放新路径:以本币主导

  施俐娅

  未来推进资本项目可兑换的重点

  丁志杰

  圆桌讨论:是否及如何设定资本账户开放的路线图与时间表尾声

  资本账户开放如何趋利避害

  新的起点

  附录 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组织架构与成员名单序言

  1993 年11月中国共产党十四届三中全会提出 “逐步使人民币成为可兑换的货币”。在过去的20年里,中国政府一直在以渐进的方式推动资本项目自由化。1997~1998年的亚洲金融危机导致了中国资本项目自由化进程暂时搁置。但在进入21世纪之后,中国资本项目自由化再次起步。2003年中国人民银行提倡“严进宽出”的方针,逐步放宽了对资本流出的限制。2007年第三季度,“香港直通车”几乎成行。2009年4月,随着人民币贸易结算试点的推出,中国对短期跨境资本流动的管制大大放松。2011年3月,“十二五”规划提出要逐步实现人民币资本项目基本可兑换。2012年2月,央行课题组发布的《我国加快资本账户开放条件基本成熟》报告意味着中国资本项目自由化可能进入了一个全面提速的新阶段。

  长期以来,学界对涉及资本项目开放的一些问题始终存在分歧。这些分歧的发生或源于经济理念的不同,或涉及对具体经济理论的不同理解,或出于对现实情况的不同判断。普朗克有一句名言,“一项新的科学真理取得胜利,并不是通过说服它的对手从而使他们认识到了这一真理,而是由于它的对手最后都死了,而熟悉这一真理的一代新人成长起来了”。萨缪尔逊引用普朗克的话以表达他对在经济学中的不同观点经辩论后,仍难取得一致的感慨。学者所能做的不过是:坚持思想独立,对属于自己专业范围和职责范围内的重要问题有明确立场。

  应该指出,作为辩论的正方,中国人民银行的同仁表现出了君子风度。尽管其处于官方地位,他们始终以平等和虚心的态度参加辩论。在官本位严重的中国,这种态度尤其难能可贵。我个人的感觉是,通过辩论,正反双方的立场是接近了而不是疏远了。这场辩论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参与辩论的双方都严守科学立场,就事论事,充分尊重与自己观点不同的辩论对手。

  我并不认为这本书中的论文(包括我自己的文章)对经济学理论有何重要贡献。相反,这本书更多的是反映了中国学者(包括我自己)在理论修养上的欠缺。这本书的主要意义在于“立此存照”。在未来若干年后,新一代的经济学家将会对这场辩论做出判决。当然,也不能排除,在未来的更长一段时间后,更新一代的经济学家会对他们前辈的判决做出新的判决。

  本书前言的作者指出,“通过深入的讨论,各方观点和论据逐渐清晰明朗,形成的共识多于分歧。事实上,专家们的观点并无绝对的相斥,主要是强调开放与风险的重点有所不同,而不是实质上的分歧。专家们也同意,理论上的探讨固然重要,但实际操作才是关键,理论要结合实际”。对此,我表示赞同。

  2013年11月12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其中指出:

  完善人民币汇率市场化形成机制,加快推进利率市场化,健全反映市场供求关系的国债收益率曲线。推动资本市场双向开放,有序提高跨境资本和金融交易可兑换程度,建立健全宏观审慎管理框架下的外债和资本流动管理体系,加快实现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

  上述决议明确提出要“加快实现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与此同时,决议也强调了实现资本项目自由化的一系列条件:汇率市场化和利率市场化。决议关于资本项目自由化进程的提法是“有序提高跨境资本和金融交易可兑换程度,建立健全宏观审慎管理框架下的外债和资本流动管理体系,加快实现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除“加快”一词可以有不同解读外,我想,参与资本项目自由化讨论的双方对上述决议的提法都不会有什么异议。

  政治决定一旦做出,关于是否该执行某项具体政策的辩论就结束了。但政治决定并不能对有关经济政策是否正确下结论。关于资本项目自由化的辩论今天尚未结束,在可以预见的未来也不会结束。

  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建立了一个令不同观点的经济学家可以心平气和同时又直言不讳进行辩论的平台。这个平台本身的意义已经超越了经济学领域。我愿借此机会对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表示祝贺和感谢。我们相信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必将不负众望,在今后为中国经济理论和政策的发展将做出更大的贡献。

  余永定

  2013年12月11日

  前言

  “资本账户可兑换”可以算是在中国最有共识但也最具分歧的改革之一。说最有共识,是因为大多数人都同意:开放的资本账户和可兑换的人民币是中国市场化改革的一部分,是一个迟早要实现的目标。事实上,早在二十年前中国共产党十四届三中全会上就提出了“逐步使人民币成为可兑换的货币”,二十年来这一提法被不断重复。2005 年10 月,中国共产党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十一五”规划建议指出,要“逐步实现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这是我国首次将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问题纳入五年规划之中。2011 年3 月,“十二五”规划明确提出要逐步实现人民币资本项目基本可兑换。说最具分歧,是因为无论是决策者还是专家学者,从来没有对此停止过争论,即“可兑换”究竟是要把资本项目开放到什么程度,以及“逐步”究竟是一个什么速度、需要什么条件。

  中国经济的改革开放和高速发展以及全球经济的风起云涌让这种共识和分歧变得更加突出。一方面,资本项目的管制已经成为中国全面融入全球经济金融体系的短板,人民币不可兑换带来的各种显性和隐性的扭曲已经成为市场有效配置资源的障碍。根据国际上其他国家货币可兑换的进程和经验,从实现经常项目可兑换到资本项目可兑换,间隔大约是7 年。中国早在1996 年就已经实现了经常项目可兑换,但直到17 年后的2013 年,中国离资本项目可兑换仍有相当的距离。另一方面,从1997 年的亚洲金融危机到2008 年的全球金融危机,又真真切切地提醒我们,“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资本项目的开放虽有很多好处,但同时也会带来风险。如果资本项目完全开放,资本流动的冲击就可能会损害我国宏观经济与金融市场的稳定,甚至引发危机。近两年,全球经济走软,美国的量化宽松政策及欧洲的债务危机引发了国际金融市场新的动荡,国内的利率市场化和汇率改革等金融改革也远未完成,资本账户开放会不会带来新的风险,成为不少人的担忧。

  从2012 年以来,中国国内政界、金融界和学术界围绕资本账户开放问题进行了两轮激烈的辩论。

  2012 年2 月和4 月,中国人民银行调查统计司课题组先后发布了两份关于资本账户开放的报告。此前,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也在2011 年的一次讲座中详细阐述了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的前景和路径。一石激起千层浪,关于资本账户开放改革的第一波争论聚焦于我国资本账户开放条件是否已经成熟。以中国人民银行调查统计司课题组为代表的一派认为,资本账户开放总体利大于弊,目前我国的资本兑换管制难以为继,而资本账户开放的条件已经成熟,应与利率、汇率改革协调推进。而持不同意见的专家认为,我国资本账户开放总体弊大于利,并且支持资本账户开放的理由几乎都不成立,在开放之前应先把国内金融改革这块骨头啃下来。

  2012 年11 月,十八大将“逐步实现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明确为我国金融改革任务之一。此后,各方围绕资本账户开放是否应该“加快”以及是否应该设定路线图与时间表的问题展开了关于资本账户开放改革的第二波争论。对于资本账户开放是否应该加速,一方认为,资本账户开放加速是实体经济全球化发展的需要,与其在迫不得已的时候仓促开放,不如做好应对风险的准备,积极推动开放。另一方则认为,目前国际环境存在诸多不确定性,而国内金融市场还没有做好迎接资本账户开放的准备。我国应根据国内外形势的变化,调整对资本项目管制的程度,逐步放开资本项目。对是否该设定资本账户开放的路线图与时间表,虽然争论双方在设定路线图上存在较多共识,但在是否要有时间表的问题上却存在分歧。一方认为,设定时间表有利于促进改革按预期时间完成。另一方认为,资本账户开放的速度和进程取决于国内外诸多变化因素,应相机抉择。

  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CF40)作为国内领先的独立智库和重要的对话平台,全程参与、组织和见证了这场历时近两年的辩论。

  2012 年3 月25 日,正值中国人民银行调查统计司课题组刚刚发布第一份报告“加快资本账户开放条件基本成熟”之际,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组织召开了主题为“资本账户开放的时间表与路线图”的内部研讨会,就资本账户开放与利率市场化、汇率市场化之间是否具有先后次序展开了激烈讨论。2012 年12 月9 日,十八大提出将“逐步实现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明确为我国金融改革任务之一。随后,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又组织召开了主题为“汇率、利率市场化与资本项目可兑换”的内部研讨会,讨论加快推动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的条件是否已经具备。2013 年5 月19 日,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2013 年内部重大课题“深化经济体制改革重点领域一揽子方案”之子课题“新形势下对外开放的战略布局”报告的发布会召开,报告中明确提出了“加快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的进程,制定并公布人民币可兑换的路线图、时间表,明确在2015 年年末实现可兑换”的建议。2013 年7 月21 日,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又举行了主题为“如何对待资本账户开放”的内部研讨会,就资本账户开放的路线图、时间表与风险等核心问题展开了进一步讨论。

  通过深入的讨论,各方观点和论据逐渐清晰明朗,形成的共识多于分歧。事实上,专家们的观点并无绝对的相斥,各方主要是强调开放与风险的重点有所不同,而不存在实质上的分歧。专家们也同意,理论上的探讨固然重要,但实际操作才是关键,理论要结合实际。我们要本着趋利避害、积极审慎和实事求是的态度,推进我国资本账户开放进入实质性的操作阶段。

  中国共产党十八届三中全会做出决定,要加快实现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这给资本账户开放的辩论做出了一个政治结论。改革的方向已定,但在资本账户开放辩论中涉及的问题并不会因为一个决定就消失,未来关于如何加快实现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的讨论还将继续。在此,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向为了推动我国金融改革而潜心研究、建言献策的各位专家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诚挚的感谢。

  为了便于记录、学习和分享近年来专家们对资本账户开放问题的研究和讨论成果,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秘书处特将相关论文、评论和圆桌讨论的内容集结成这本书,试图将讨论不断深入和走向共识的过程呈现给读者。本书中的所有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作者所在单位和机构的意见。

  本书第一、二篇聚焦资本账户开放的第一波争论,集中讨论两个问题:资本账户开放的条件是否成熟?资本账户开放之前应先完成国内金融改革,还是可以协调推进?第三、四篇聚焦资本账户开放的第二波争论,集中讨论另外两个问题:资本账户开放是否应该“加快”? 是否应设定路线图与时间表?

  由于时间仓促和能力有限,本书难免存在疏漏和失误之处,欢迎读者批评指正。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我的生活分享 » 《资本账户开放:战略、时机与路线图》 陈元 钱颖一PDF高清完整电子版百度云可下载

赞 (1) 打赏

相关推荐

    暂无内容!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